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4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老人已经无法完整清晰地告诉我们真正的战场究竟是什么样子,但翻看老人的立功证书和战史,我们得以窥得老英雄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的身姿。一起来看看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2020,欢迎查阅!
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和上世纪50年代许多中国军人一样,孙景坤的人生被时代洪流分成了上下半场——上半场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下半场回归家乡参加建设。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南征北战的孙景坤复员返乡,回到老家辽宁省安东市蛤蟆塘镇山城村(现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成为一名复员军人。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当兵8年,孙景坤从农民到战士,又从战士回归农民。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孙景坤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从朝鲜回国后一直在养伤。况且他文化程度不高,认不得几个字,还是回乡继续当农民,建设农村的同时也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我是党员,党叫干啥就干啥,就在农村参加合作社了。”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当年和孙景坤一起参军的同村乡亲有12人,活着回来的只有3人,另外两人都有伤残。安然归家,已是万幸,孙景坤把党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从回到山城村的那一天起,一个战斗英雄便“消失”了。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回村第三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村里人只知道他参军前当过农会副主席,在部队打过仗、入了党。孙景坤很快成为村里生产一队的队长,农忙时,促农事,争取多产粮食;农闲时,抓收入,搞活集体经济。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当年,村旁有条小河,常常引发水灾,淹没庄稼。孙景坤带头用篮子挑土,用肩膀扛石头,领着乡亲修了一座简易堤坝,护住了农田;并用几年时间在家乡滚兔岭上栽种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在孙景坤大女儿孙美丽的记忆中,父亲当了生产队长后,每天都忙得不着家,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走到哪,干到哪,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为了让村民们尽快脱贫致富,1984年孙景坤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孙景坤一心牵挂的,还有困难村民的生活。80多岁的五保户崔大爷老两口身患疾病,在孙景坤的关心照顾下安度晚年……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孙景坤这位老兵、老党员受到村民的敬重,生产队长一干就是20多年。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山城村村民也是多年后才知道,他们敬重的这位生产队长,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兵。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孙景坤的“不普通”,被发现实属偶然。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给村集体创收,山城村一些年轻人到丹东市一家造纸厂帮着搬运旧书造纸浆,一些品相较好的旧书被他们带回村翻看。当时十几岁的张德胜对军事感兴趣,从中找到一本抗美援朝战斗故事集,名叫《战斗在朝鲜》。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翻着翻着,张德胜看到一篇题为《奋战在危急情况下的副排长孙景坤》的文章,讲述的是孙景坤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事迹,附带的人物照片看上去眼熟。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孙景坤?这不是二大爷吗?”家中排行第二的孙景坤被村里晚辈尊称为“二大爷”。张德胜赶紧抱着书跑到孙景坤家中,想问个明白。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时值中午,孙景坤刚吃完午饭,坐在炕边。张德胜指着照片问他:“二大爷,这是不是你?”孙景坤没承认也没否认。识字不多的他跟张德胜说:“你念给我听听。”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张德胜一字一句地读,孙景坤面色平静地听。直到听见副连长支全胜的名字时,孙景坤神色一动:“是我。”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张德胜立刻从书本上抬起头来。眼前这位他再熟悉不过的庄稼汉,这位他十分亲近的二大爷,一下子变得陌生又高大起来。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张德胜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向村里人宣扬:“二大爷老厉害了,在朝鲜战场上是英雄。”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村里人一窝蜂地来找孙景坤,打听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可孙景坤从不多说,那本记录他战斗事迹的旧书也被他收在家里。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那个年月,参军打仗不是什么新鲜事。时间长了,孙景坤这些战斗故事渐渐被村民遗忘。在村民眼中,孙景坤还是“孙队长”。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990年,丹东电视台记者到山城村采访村里种大棚蔬菜的新闻。采访中有村干部告诉记者,“我们村还有个战斗英雄”。在记者的“软磨硬泡”下,已经66岁的孙景坤翻出一个包得严实的布包,拿出一枚枚奖章,将多年前的战斗故事娓娓道来。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很快,孙景坤的英雄事迹在丹东市传开。前往老英雄家看望慰问的人络绎不绝,各种荣誉和表彰也纷至沓来。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孙景坤却为之苦恼,向当初采访他的记者“抱怨”:“你给我带来麻烦哩!家里总来人,我都没时间下地干活了。”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所有人都视孙景坤为英雄,可孙景坤最在乎的,是自己作为一名农民的本分。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28年的村干部生涯,吃苦在前,不计回报,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和平时期对人民的致礼。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在村民心中,孙景坤德高望重,但是在家里,他却不是一个被子女理解的父亲。因为没钱交学费,有的孩子早早辍学;大女儿孙美丽在生产队时,手脚麻利,组长想给她涨工分,孙景坤却认为组长是看了自己的面子,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因此严厉地批评了组长,严词拒绝涨工分;每逢有单位占地招工,即使选上了他的子女,孙景坤也会毫不犹豫地要求他们把机会让给别人。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这么多年,家里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亲朋好友有时候也会劝他“去上面找一找”,每每这时,孙景坤总会坚决地表示自己干革命不是为了回报,他还经常提起死去的战友,“他们才是真的英雄,与他们相比,我还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不计付出,不求回报。但每当社会需要他时,他又总是有求必应。上世纪90年代,各地相继开展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孙景坤作为复员军人欣然受邀,为青少年讲战斗故事。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2016年5月,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心中不舍,但还是毅然捐献了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珍贵的老照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甘于清贫,无私奉献,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永恒的致礼。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如今的丹东,鸭绿江风微浪稳,凤凰山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战火不断、满目疮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光荣院里,工作人员给予孙景坤老人悉心的照顾,子女也在床边尽心陪护,但老人每次醒来都要寻找的,却是一位无言的“伙伴”——军装。这件挂满了奖章的军装,现在就挂在老人的床边,护理员曾数次看见,老人用颤抖的手轻轻抚摸它、抚摸奖章、抚摸那一段出生入死的峥嵘岁月、抚摸这一生的付出与奉献……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接受了采访后,老人有些倦了,工作人员帮助老人躺下,半梦半醒间,老人又将右手举到了耳边,从姿势上来说,这一个躺着的军礼远远称不上标准,可在内涵上来说,这又是一位军人,用72年的漫漫岁月,敬出的最标准的军礼。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接受采访时,孙景坤老人刚刚出院不久。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我们的采访时间一缩再缩。老人的精神大不如前,谈吐已不再清晰,但是,敬礼时,他仍然尽力地坐直了身体。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老人话不多,反复提起的两个词,是奉献和幸福。他的心中,似乎从来没有自己应该得到什么;他想到的,总是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战时勇往直前、建设时事必躬亲、为下一代做爱国主义教育、捐出自己珍藏的奖章和证书……当我们赞他伟大,唤他英雄时,他想到的,却是已经长眠的战友。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他们才是真的英雄,与他们相比,我还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类似的话,老英雄张富清也说过。他们并不相识,却因为相同的信仰而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返程的路上,我们去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在精心布置的场馆和详实的史料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那连天的战火和无畏的将士,烽烟中、黄土下,许多英雄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我想,如果让他们重新选择,那些前行的背影中不会少哪怕一丝坚毅……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什么年代,共产党人都在用行动反复重复这个答案,在湖北、在辽宁,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在人民需要的每个时刻里。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风雨流年洗故川,断桥南望忆烽烟。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黄尘漫掩他乡土,冷月孤悬子夜天。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苦痛祗教心底涌,荣光不与外人宣。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每思马革沙场裹,青史丹书卫国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秋日,雨后,微凉。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96岁的孙景坤躺在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里,身上盖着薄被,明亮的阳光透过床前的窗户照在他消瘦的面庞上。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岁月和疾病侵蚀着他的身体,他只能勉强听清我们凑到耳边的话语。对于六七十年前那些战火硝烟的问询,他几乎不假思索就能给出答案,尽管只是些零星片语。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不经意间,孙景坤会转头看一眼挂在床内侧墙上的那身志愿军老军装,上面缀满了各式各样的勋章。细数其间,有1枚一等功奖章、2枚二等功奖章和2枚三等功奖章。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那是孙景坤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他埋进记忆深处。脱下这身胸前缀满勋章的军装,孙景坤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心系集体的生产队长,一个躬耕乡野的庄稼汉,一个大公无私的老兵。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这些身份,似乎都和英雄二字无关。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这些身份,却又是一个英雄的底色。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2020相关文章: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2020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个人事迹心得体会作文2020【5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心得体会5篇2020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2020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五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同志事迹心得作文五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2020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5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2020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2020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感想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