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春天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季节,在着美好的三月天我们共同迎来了一个美好的节日植树节,为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盘点植树节是为了纪念谁,欢迎参阅。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在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优良传统。最早于一千四百多年前在陕西路旁植树的人,名为韦孝宽,。韦孝宽为西魏北周时期名将之一,据北史记载,西魏废帝之时,韦孝宽因军功被嘉奖。在古代官道每一划里边设置一个土台,以计算道路长短,韦孝宽登仁之后,由于土台,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容易崩塌,遂为减少国家开出和百姓劳役之苦,便下令在设置土台位置,种一棵槐树。韦孝宽的做法,一方面造福百姓,另一方面造福国家,一直以来为全国道路绿化的榜样。但植树节因时代变化,先后做过三次决定。于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固定为每年3月12日。
自古以来,植树节的根本目的是为保护森林,保持全球碳氧平衡度。每一棵树木的生长,对于人类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棵50年树龄的树木,产生的氧气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它吸收有毒气体可以防止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及动物提供栖息地。同时产生的蛋白质和花果木材价值,更是无价之宝。成群的树林能够很好的保持生态系统平衡,防止人类面临无水,无氧的情况。同时很好的阻止风沙的破坏。在城市之中,一棵成年树木一天蒸发的水分,可以降低城市温度,减少热岛效应,为市民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