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3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植树种树可以改善气候状况,茂密的树冠可以遮盖阳光的照射,将20%左右的热量反射回天空,60%—70%的热量被树冠吸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植树节的意义及由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森林能够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会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这使得森林成为一座巨大的氧气库。因此植树造林已成为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森林能防风固沙。森林可以通过降低风速、改变风向减少风蚀的强度;林木,尤其是灌木树的强大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颗粒。实践证明,通过营造防风沙林,配合农业、水利措施,会取得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森林能够调节径流量和枯水期的水量,还能保持水土,降低河水泥沙含量,减轻洪涝灾害等。观测表明,1厘米厚的落叶层能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1/4,泥沙量减少94%。降雨导致裸地土壤的流失量是林地的100多倍,而乔、灌、草结合的固土能力却是纯草的1000多倍。有计算表明,我国森林每年减少土壤侵蚀总量为246亿立方米,减少土壤有机质流失量3.84亿吨,保护土壤的价值达2600多亿元。另外,森林对防止河床升高、水旱灾害等方面,也有根本性的减缓作用。
4、涵养水源
森林能够涵养水源。森林是天然的“绿色水库”,能促进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循环。落雨时,有20%以上的雨量被树冠和枝叶截留,5%~10%被地面落叶和杂草截留并吸收,森林内团粒结构的土壤能较快地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据不完全测算,我国森林年水源涵养量为3473亿吨,相当于现在水库总量的75%,每年水源涵养价值达2500多亿元。
森林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森林是“物种之家”,是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基因资源的最大储存库。世界上物种的50%以上在各类森林主要是天然林中栖息。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我国古代在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但清明的习俗不止是植树一个,清明也还不是法定的植树节。近代法定的植树节则起源于美国。1872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决定自1885年起,每年4月22日为州植树节,以后美国各州以至世界各国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确定各自的植树节。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在植树节当天,多数人会选择购买小树苗进行种植。但还需在种植之后做足准备和后续培养。一方面这一天了解树木的知识,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另一方面,植树造林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环保意识,对人们的生活有推动作用。
同时,植树节这三个字,也就意味着当天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这一天之中所存在的特殊文化风俗活动,便为植树造林。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如今网络四通八达,网上植树形式也逐渐展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绿化公益事业开辟了更多的平台和渠道。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平台向全国各地传输生态保护意识,变得更加快捷。
种树
植树节很多人都选择买小树苗种树。很多人还有硬性任务要种树。其实小编建议大家应该了解栽培之后再去种树,不要只做表面功夫,为了种树而种树。
树木是大自然的使者,地球上树木的品种成千上万。那么你了解其中的多少呢?小编建议大家植物节可以好好静下心来。学习有关树木的一切。
宣传环保
植树造林本身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因此也不是人人都必须要去种树,大家也可以点击手中的电脑,发布一条呼吁环保的帖子,或者走上街头,告诉大家地球的处境,总之,方法很多。
做其他环保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