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6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离骚最新5篇心得感想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离骚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离骚》心得体会1
我是先知道屈原,隔多年才读《离骚》的。我非常的热爱和崇敬屈原,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他有着高洁傲岸的人格,因为他文采卓绝。他的不朽之作《离骚》更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诗歌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以前我对于《离骚》只是零星的看过一些,经过老师后讲解,对屈原其人其文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司马迁对《离骚》的题解为“离骚者,犹离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恰是对离骚感情基调的诠释。屈原是那么的忧国忧民,《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令人扼腕而叹。在《离骚》的开端,诗人开门见山地道出了他的尊贵不凡和崇高理想。“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既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接着诗人表白了自己的品德、才能和理想,并以万分急迫的心情表达了献身国家的愿望。“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中的两个“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特别是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急、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每看至此,我心中也油然而生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青春过半,事业无成,怎能坐视时光飞逝而无动于衷!
诗人不但有理想,更有为理想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诗人在其爱国理想不能为国君世人所理解、并受到守旧贵族打击和迫害时,他感到了苦闷、孤独和愤懑,以致强烈的失望;但诗人却决不屈服,在诗篇中反复申说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操守以及至死不悔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如此悲壮之言语,如此高洁之人格,读之让我潸然泪下,为自己曾经的动摇而羞愧。人,可以不是英雄,但必须要有自己的操守,要有坚贞的品质。坚贞的灵魂需要战胜诱惑,不怕挫折,能够忍受莫大的痛苦。
诗人在自己理想不被理解,而且惨遭迫害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追求亦产生了一时的困惑,他需要历史的反思,需要公平的仲裁,于是他借“就重华而陈词”,重温了前朝的兴亡史,并以壮烈的心情回顾了前朝那些为正义而斗争者的命运,这种再认识不仅增强了他原有的信仰和信念,同时更激发起他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宁死不悔的壮烈胸怀。至此,诗人那崇高而完美的形象、高尚的追求、洁白的人格、坚贞的操守、高贵的心性、傲岸的情怀、唯美的思想,如日月经天,光照后世,成为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而万事永存。
读《离骚》心得体会2
《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
读《离骚》心得体会3
读书很甜。一本好的书,是一个足以让你“为伊消得人憔悴”,或在大树之下,或在藤椅之上;或坐或躺,或行或卧;或高唱,或低吟;或一杯清茗,或一烛月光;或一点清阴,或一抹夕阳;或数株芭蕉,或一带远山。心态自由,兴味十足,反复摩挲中,生出一般热情,凝成一丝淡定。读书的佳境,如同爱情一样,是两心投契,是以身相许,是默然沉浸,是静静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
读书,让我与屈原为伴,共和《离骚》。只是奈何不了汩罗江流水汤汤,混沌不清,淹没了岸边的绿地,冲走了汀洲上的萋萋芳草。尽管“灵修浩荡,不察民心”,但是你奔跑在心中的那片绿地里,依旧追寻着那最圣洁的芳草。
读书让我与张岱邂逅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湖心亭雪景中,饮热酒,畅谈人生,痴人相对,两顾却无言。虽是寒冬季节,可是如此唯美的景致足以装饰我心中的那片绿地。因为雪的纯真,让心中的绿地变的如一张毫无杂质的地毯,温暖了我的心灵。无奈那个时年已经过去,物非人亦非。
读书犹如让我听清风微拂,看柳絮纷飞……心里一片宁静,仿佛置身于梦中,不肯醒来,不敢醒来。生怕汽车的鸣笛,烟尘的污染,纷纷扰扰,破坏这古朴宁静的分分秒秒。
读书让我悠然,幽然,忧忧然。当时间的风吹过汩罗江岸的芳草,拂过苏轼游赤壁的水波,吹落了李清照的黄花,飘飞了湖心亭的那场雪;当现代文明将这原有的'纯洁、诗意唯美渐渐腐蚀,如同一阵寒冷的秋风荒芜了原有的绿意,心灵枯萎凋零了,人亦比黄花瘦了,心中的那片绿地亦瘦了。我的耳边不断地响起荷尔德林诗意地栖息的呼唤,我着迷地追寻一股清凉的风吹绿彼岸,吹遍田野。可是,有时候,有时候我们却天可奈何花落去,在心中绿地独徘徊,彷徨又惆怅。
初中时读过一则佛经故事,故事中的老和尚,每天坚持扫地,从山门扫到山下,扫地的时候,经常唱一首偈语: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人生何处不净地。当时读这则故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则故事也有了自己的禅机。其实,在喧嚣的社会中,选择读书,何尝不是清扫心地的过程。“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这句名言即是读书人千锤百炼得出的历史感悟,也是读书人内心深处的呐喊。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在诗中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自己的内心远离江湖的是是非非,又何必管尘世间车水马龙之门。
日子久了,心中的那份幽静便如天街小雨,慢慢酥倒你的一颗曾经浮躁的心。然而如果你的内心马蹄声声,剑气如虹,即使身在万籁俱寂的深山,也得不到半点的清静,又何谈读几页书,清扫自己的心地,使之成为净地呢?
“阅世长松下,读书秋树根”。当然,这里的书是历经的开卷有益的好书。好书隐藏着巨大的秘密!道本无言,文以显道。通过读书,浮躁的内心能在喧嚣的红尘中打开一扇灵魂的窗,让灵魂的洁净展现在的碧蓝如洗的天空之下。
让心灵借助文字读书这一“火把”的光亮,我们可以穿越那遥远的历史,窥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桃花源,进入另一个干净的灵魂家园。
夜晚,一盏孤灯在案,一杯清茶幽香,从书海中取一瓢啜饮,端详着那些内心欢喜的文字,隐隐能感受到其中的祥和与宁静,一盏心杯似水平。心中渐渐明朗,疲惫渐渐消散,心境的枝枝丫丫毛毛草草,都被梳理得清明柔顺,心平,气和,神清,意朗!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读《离骚》心得体会4
读了三遍《离骚》,总体的感觉是这是一部充满幻想和浪漫主义的神话诗篇。虽然看参考书中对第一段的“余”有非常多的考证,也由此而推测了屈原的名、字和出生年月,但我总认为《离骚》中的“我”并不是屈原的“本我”。换句话说,《离骚》在我看来不是抒情诗,而是一部诗歌体裁的小说,屈原塑造了一个能代表自己意志的“我”的神话形象,来驾驭自己梦想中的神话世界。屈原把这个“我”极度地完美化了,不仅是从人格、外貌、家世,甚至连出生年月也是寅年寅月寅日,这个“我”的一切都完美无缺,高贵正统。这也许正是屈原内心自我的完美形象,但如果以此来推断屈原本人,我便总是怀疑其真实性。
读《离骚》,经常会有些语句让人深有感触甚至被推为至理名言。像“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等。这些语句表现了屈原的怀才不遇、忧国忧民、舍生取义以及对国家的忠贞不渝,这不仅仅是屈原的意志品质,更是千百年来一代代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和境遇。屈原是他们的代表,他们的楷模,更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离骚》中我最为欣赏的一句是“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这句和其它句相比写得格外倔强而有气势,不再是那种“怨而不怒”的含蓄的表白,而是近乎于呐喊的对黑暗现实的鄙夷。与其它让后世极为推崇的名句相比,这句更像是屈原内心深处的独白,是他高傲不羁不落世俗的真实写照。
《离骚》中的神话场景写得格外精彩。从“驷玉虬以桀鹥兮”到“蜷局顾而不行”,读来颇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飘飘然之感。其中出现了大量的神话人物和事物,“我”的形象也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文中的“我”芰荷为衣,芙蓉为裳,高冠岌岌,长佩陆离;朝引木兰之坠露,夕残秋菊之落英;饮马于咸池,总辔于扶桑;驷玉虬以桀鹥,溘埃风而上征;前望舒使先驱,后飞廉使奔属。从这些形容看来这无疑是一个神的形象,至少也是一个具有神的力量之人。此人能够在人神间进行沟通,既能够驾驭神物,也能聚集贤才。但这样一个神通广大的能人却被小人谗言所害,却被朝野上下所抛弃,却只全心全意地为了一个楚怀王而高丘求女、上下求索,唯恐“皇舆败绩”。
这样就造成了我读《离骚》后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甚至觉得屈原有点儿眼高手低,为了如此完美的形象,他完全可以给他更高的追求和理想。而且如果《离骚》中的“余”真的代表了屈原对自己的认识,那也会觉得写得太过了,让人想起:“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同时也联想到,屈原最终自尽也可能同他的这种自我认知程度过高有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这也许才是屈原痛苦的根源,绝望的理由。
带着些许遗憾去谈谈我对《离骚》的看法吧,因为还没读完,读懂了就更少了......
屈原,是个伟大的人,也是个悲剧性人物。他具有中国文人的典型性格,具有这种性格的文人心情多为不快,结局也多为悲惨。也不知道用“悲惨”一过不过分。他的孤独,无奈,清高,敏感,也是中国历代文人所共有的,这些就注定了他们的命运是坎坷的。他是忠臣,这是公认的,有人说他是愚忠,说他的死不值......但我要说的是,他的死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历代文人身上也多有体现。我们看待屈原的死我想应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看,屈原在面对自己君王“不可理喻”,那么多的“小人”,自己的“怀才不遇”等等,他的内心上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对他来说,死可能是作好的解脱。当然,我们对他的忠深表怨愤,我连《离骚》都没读透,又怎能读懂屈原的内心世界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激励着多少现代人奋发向前,也是我的座右铭。他的执着,不羁,让我钦佩!他的不容世俗,让我惊叹!他就像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矗立在我的面前,一座永远也无法翻越的山峰.....
《离骚》在中华民族文学发展星光灿烂的银河里足以和《诗经》媲美,它就像一颗流星划破夜空,绽放出独有的光芒!它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可以说,屈原是位浪漫主义诗人,纯洁高大的诗人。
通过这篇富有个性的诗篇,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峻洁人格的庄严而伟大的诗人形象!我想,从《离骚》中去认识屈原的人格才是重要的。
读《离骚》
屈原的《离骚》有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我想这也正是屈原执著性格的体现。然而像屈原这样“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人是不多见的。
面对“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的不容”,屈原没有选择“变心而从俗”,虽然总是问自己“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但最终还是眷顾楚国,系心怀王,未尝“远逝以自疏”。
我觉得这样的自问自答很值得思考,为什么屈原明知道如何做可以得到世俗的肯定,而又偏偏坚持自己的刚直呢?
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是屈原和渔父的一段对话:
渔父:“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麱其糟而啜其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沐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屈原对渔父的质问,虽然作出了回答,但他实际上并没有给出明确地理由,只是用比兴的手法加以说明。那么我想,渔父还是不知道他真正的信念所在。这也正是屈原所说的“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他想,他知道世人溷浊的理由,即与世推移,游刃其间,而他认为世人不知道他清醒的理由。所以有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把自己比作辟芷、秋兰、鸾鸟、凤凰,而把其他人比作艾草、粪壤、雄鸩、乌雀,显然把自己与其他人划分开,这是冲动而不理智的做法。因为,在当时,没有人会因为屈原的诗好,或由于他自称的内美和修能而帮助他。屈原由于谗人间之,而冲动地生怨于所有人,致使所有人都不能容他。也许,屈原致死也未必能认清这一点。
不过,我并非要否定屈原,屈原的处世方法有待商榷,但他的执著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认为,现在很少有人能拥有他的勇气。在荒谬的现实中,多数人选择妥协以适应环境,如果真的有一个像屈原那样敢于坚持本性的人,也会被其他人看作是不理智的傻瓜。
试想我们的身边,假如有一个跟我们非常亲密的挚友,因为要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与现实发生激烈的矛盾时,“理智”的我们会如何做呢?我想,我一定会劝他成熟一点,不要由着性子来,先把事情敷衍过去。在我们看来,妥协与适应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凡是有违中庸的,我们就视为偏激。屈原就是因此,而倍受争议。即便是喜欢屈原的人,估计也没什么人敢学他。
如果一个人从没有坚持过什么信念,没受过什么挫折,我想,他是不会去读《离骚》的,即使读了,也看不懂。在随波逐流的鱼儿眼中,河中伫立的岩石是顽固而愚蠢的,它们看不到岩石的坚贞与痴狂,岩石的执著所激起的美丽的浪花,也被当作是固执所带来的苦痛的代价。两种不无道理的视角,如何能相互沟通呢?所以一个认为另一个溷浊,而一个则认为另一个可笑。“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然而在多数的现实中,人们的执著又是如此的脆弱。就我们身边来说,高考作文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对于我们的个性与执著,可以算是一次大规模的围剿。假如你的个性正对它的胃口,那么你是相当幸运的,因为你可以坚持自我。假如你喜欢写晦涩懵懂的文章,喜欢写消极忧伤的文章,喜欢写光怪陆离的文章,喜欢写别出心裁的文章,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很可能,你就要为此付出苦痛的代价,或者说为此而激起美丽的浪花(如果在那之后你还认为它值得的话)。我就见到过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有很多人,文笔非常棒,也看过很多书,就是因为在写作风格上不肯妥协,而名落孙山。按照高考作文的逻辑,《离骚》有可能得满分,但更可能只得2、30分。那些因此而落榜的考生,也像屈原一样的怀信侘傺,直到他们妥协。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歌词:“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我想如果屈原听到这首《海阔天空》,一定崩溃了!
如果连我们都能意识到,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妥协,否则就会吃大亏了,屈原怎么会意识不到呢?在《离骚》中,屈原也写到了,他原来认为非常好的弟子也背弃了他,不佩带香草而改佩带恶草了,我想屈1653原不会不知道坚持自我要付出什么代价。然而,他竟一如既往的刚正耿直。你能简单地评价他为可笑或可悲吗?我觉得世间有时确实有这样荒诞的事,如莎士比亚所说的“天才的汗水换来小人的鄙视”。而屈原勇敢地承受了这一切,并为后世开创了一条执著的大路,虽然这条路的尽头不那么尽如人意吧,但至少证明有人可以做到不向荒谬的环境妥协。
鲁迅说过:“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屈原又是幸福的。屈原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也许,在他的一生,那个所谓的梦也从未醒来过,直到他决定死前,梦也没有破灭过。然而他却说自己是最清醒的。如果这算幼稚的话,那么我认为很多“早熟”的人需要这种幼稚:屈原可以一生坚信自己的理想,你为什么不能再多坚持一、两年自己的信念呢?很多年轻人过早地从梦中醒来,浅尝辄止,往往因而错失不少机会。
在我们为学分积而努力的大学生活中,很多可贵的东西都被淡漠了。情感、爱好、美德……更不用提“屈原”了!
当然,在现代的社会中,屈原的那种执著是被置疑的。但这并不表示《离骚》不值一读,我想如果一个人读完《离骚》后能感受并理解那份凄美的执著,那么他就很有收获了。心得体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