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0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9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书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与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与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必读书目精选10篇,希望你喜欢。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罗素著《西方哲学史》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从《理想国》到《正义论》轻松读懂27部西方哲学经典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柏拉图的哲学》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世界文明史》[美]艾德华等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科学史》[英]丹皮尔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历史研究》[英]汤因比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文明论概略》[日]福泽谕吉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德]李凯尔特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贝尔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大学生公共艺术欣赏》何军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西方名画里的历史与神话》池钶主编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论音乐的美》(奥)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电影是什么》(法)巴赞著,崔军垳译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这几天有幸拜读了马克垚编著的《世界文明史》,读来确实令人收益匪浅。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之阅读本书的时间有限,在诸位专家学者面前不敢发表“谬论”,仅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本书所述之内容上溯人类的史前文化,下迄现当代文明,将漫长时代里纷繁复杂的文明内容浓缩在一个有机框架中,表现了历史的纵深感及其丰富的内涵。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们知道真正的世界文明史既不是各个文明的历史的总和,也不是包罗万象的人类史。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该书没有拘泥于用某一种文明的探讨分析来世界文明,而是完全打破国家地区的界限,以真正世界史视角审视世界文明的演进与交融。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马克垚先生主持编纂的《世界文明史》力图避免两种极端趋势影响,从新视角、新框架、新方法出发,对世界文明进行一种历史构建。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首先是新视角。该书从文明的演进和交融这样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考察世界文明的新趋势。该书把中华文明作为一种主要文明纳入世界文明史的范围。比如在第二编中分析了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在第三编中专门分析了中华文明的嬗变。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其次是新框架。写一部世界史不是把世界各国的历史按年代堆积而成,必须要有一个理论框架。该书的框架体系为从文明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来考察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再次是新方法。无论是全球的宏观视野,还是对每一种文明的具体研究,书中尽量运用社会科学和人类科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来进行讲述。因此,《世界文明史》的编写体现了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和“融通”。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该书文字通顺流畅、言简意赅;内容明晓流畅、栩栩如生,资料翔实、细致;评价客观;读起来觉得通俗易懂,毫无疲倦之感,真不愧为史学界的一大力作。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这本书教了很多道理,这些被称之为“哲学”的道理就如同冯友兰先生所说: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从“实际”的观点看,哲学无用,但哲学可以给我们一种有用的观点。”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要初步了解中国的哲学,就要知道哲学产生的背景和与别的国家的产生有什么不同。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在古时候,因为有充足富饶的土地资源,所以人们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靠农业来维持生计,人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固守着不可移动的财产,养育子孙后代,于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产生了中国的家族制度。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农民相对来说比较淳朴,比较不自私,他们的财产丰富多样,难于移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们不会弃之不顾。而相比之下,从事依靠交换农产品而衍生的“附属”行业——商业的商人则相对比较自私奸诈,计谋多,不顺服,财产简单,易于转移,国家有难时往往自己逃跑。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国家民众就如同自古以来印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一样的,按照行业把古代中国百姓分为士(地主)、农(农民)、工(做工)、商(商人)四个等级,明显可见的商人是最低等级,当然印度更加难以改变,他们是按照出生来定的,世世代代都难以改变,而我们是按照行业来划分的。所以古代中国重农抑商,商人容易不满社会现状,即使家财万贯也希望改变低等的社会地位,才造就了狡诈的想要施展政治抱负的商人吕不韦和他的儿子秦始皇嬴政的历史。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同时,相比于诸如古希腊等海洋国家,他们漫游岛国,靠贸易来维持繁荣,见到更多不同语言、风俗、国家的人,为了维持生计持续贸易交换需要他们不断地求创新截然不同,以农为本的大国则更不喜改革,古代人们心中的世界就是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所谓“普天之下”“四海之内”便由此得出。所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早期的,更多反映的是农民的思想,在人少资源多而无所争抢的年代,更多的是对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人多而资源少的时候法家韩非子用法律来约束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