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绝对要做好第一轮复习。那么你知道第一轮高考数学怎么复习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轮高考数学复习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一章 集合 (1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运算 2、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简易逻辑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二章 函数 (4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函数的值域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函数的奇偶性及函数的单调性 4、反函数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5、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幂函数 6、二次函数及方程的根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7、函数的最值 8、函数的图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9、函数综合应用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三章 数列 (3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数列的有关概念 2、等差数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等比数列 4、等差与等比数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5、数列求和 6、数列的应用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四章 三角函数 (2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及诱导公式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三角函数的图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5、三角函数的性质 6、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7、解三角形 8、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五章 平面向量 (1课时 模拟考试1次 )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向量与向量的运算 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 4、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图象的平移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5、解斜三角形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六章 不等式 (1天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含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2、不等式的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 5、不等式的应用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1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直线的方程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简单的线性规划 4、曲线与方程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5、圆的方程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八章 圆锥曲线方程 (2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九章 立体几何初步 (3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空间几何体 2、点.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十章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两个计数原理 2、排列、组合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十一章 概率与统计 (2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随机事件的概率 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4.抽样方法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第十二章导数及其应用 (2课时 模拟考试1次)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2、导数的应用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吃透大纲,把握复习方向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全面复习,突出重点内容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高考,能力立意,考察数学思想,倡导理性思维的基本指导思想不会改变,高考命题不会过分追求知识的覆盖率,所以教学时应做到既要紧扣新大纲,抓好三基,全面复习,又要突出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高中数学主干内容有:函数和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不等式排列、组合与概率和概率与统计等。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2)新旧对比,加强整合力度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对教材新添内容的考察难度成逐渐加大趋势,例如向量、导数已由以前在决解问题的辅助地位上升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高考倡导 “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复习应该特别关注新增内容与传统内容的“交汇点”,重视其形成,理清其脉络,分析其、外延和交汇特点。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2.求精务实,提高课堂效益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 回归课本,抓好基础落实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基础知识复习,以课本为依托,按照《说明》做好考点知识的梳理,夯实基础,以章节为单位,将零碎与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加强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重点在于将各知识点的网络化及融会贯通,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最熟悉,最亲切。为了对中学数学教学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有些是课本题目经过加工改造,组合嫁接而成,有些甚至是原题。课本是考试内容的具体化,是中、低档题目的直接来源,是解题能力的生长点。因此,数学复习要立足于课本,而把其它资料作为辅助材料。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2)注重规范,力求颗粒归仓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网上阅卷对考生的答题规范提出更高要求,填空题要求:数值准确、形式规范、表达式(数)最简;解答题要求:语言精练、字迹工整、完整规范。考生答题时常见问题:如立几论证中的“跳步”,代数论证中的“以图代证”,应用问题缺少必要文字说明,忽视分类讨论,或讨论遗漏或重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弱点”,自然也是考试时的“失分点”,平时学习中,我们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加强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计算能力偏弱,计算合理性不够,这些在考试时有发生,对此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培养;学会主动寻求合理、简捷运算途径;平时训练树立“题不在多,做精则行”的理念。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4)整体把握,培养综合能力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整体着眼 ,局部入手,重点突破,逐步深化原则,如对学生感到很棘手的解析几何,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综合问题,采取分散难点逐个击破的做法。适度关注创新题。高考数学考查学生的能力,势必设计一定的创新题,以增加试题的区分度,平时学习注重数学建模、直觉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策略创造能力的培养。 某些压轴题往往要求考生具备多角度、多方向地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去创新的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品质也提出更高要求。的确压轴题得高分难,但得基础分的机会还是有的。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1.加强备课组的协作,发挥集体智慧.备课组各成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针对复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寻找对策,加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精心筛选各类高考信息.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2.切实抓好强化训练,首先要精选试题,立足于中、低档题目,不能盲目拔高,追求“一次到位”,去建造空中楼阁。要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滚动,并要求做到批改、讲评及时、到位,同时要求学生去反思错解原因,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除了正常的考后试卷分析,我们对每次考试、练习都要分析学生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分析各次考试学生的得分点是否有变化、有提高,并采取相应措施。把能够得分的题型通过练习、讲评要让学生一一突破。 要有目的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强调规范答题.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4.加强应试心理的指导.为学生减压,开启他们心灵之窗,使他们保持最佳状态.
ndent: 2em; text-align: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