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因业务调整该接口将于北京时间2023年8月1日0点下线,届时该产品功能将无法正常使用,为了避免对您的业务造成影响,请您尽快做好相关业务调整。详见:https://cloud.tencent.com/document/product/271/907111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 话语词文摘网_美文摘抄_美文美句_读者文摘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纸扎戏偶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4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高中地理是一个比较单一学科,在学会总结知识点之后,会对大学习半功倍,在此小编就对高中地理必修一做一个总结回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ng>  第一ng>

  1、【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星系)——太阳系——地

  2、【地球生命存在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

  3、【太阳活动地球影响

  (1)太阳活动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离层,干扰无线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和夜半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左偏。偏向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纬度的昼长达到一中的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太阳直射南半北半球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纬度的昼长达到一中的最小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昼夜平分。南半情况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中的最大,南半纬度达最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中的最大北半球纬度达最小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两极递减。

  (3)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季节的划分:

  3、4、5为春季;6、7、8为夏季;

  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层和外圈层。

  (1)地球的圈层地震(纵、横)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要由岩石(、沉积、变质)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浆的源地,地核要由铁镍物质成。

  (2)外圈层:大气圈、圈和生物圈。

ng>  第二ng>

  1、【岩石分三大

  ①(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石在外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变质作用)。从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因素(地质作用)】

  (1)内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要是地球热能,它现为地壳运动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作用——能量来自地球要是太阳能和重。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现为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作用

  ①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

  ②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③蚀地貌(蚀洼地、蘑菇);

  ④积地貌(丘)。

  3、【六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板块的交界

  生长边界——板块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形成脉、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大气削弱、地面地面辐射(长)、大气大气辐射(长)、大气逆辐射(保作用)

  (1)大气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地面的保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作用形成,流辐合上升,易成,形成多带。受其控制形成热带气候(亚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来群)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带(东亚季除外),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沙漠南美、秘西沙漠、澳大亚大沙漠)

  ③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在南半左偏成东南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带多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流。

  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在南半左偏成西北习惯上叫西,受其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海洋气候

  (欧洲西、北美西加拿大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西侧、澳大亚南端及塔斯尼亚、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大于蒸发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流。在地转偏向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南半左偏成东南

  (4)气压带和风带移动

  ①移动原因:随太阳直射移动而动。

  ②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赤道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气压带);

  海洋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风带控制);

  地中气候(夏季受副热带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见的天气系统

  ①锋系统(冷锋、暖锋、准止锋);

  ②旋(低压)和反旋(高压);

  ③锋旋。

  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实际大气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系统。锋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循环

  (1)类型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很少)、海洋循环(最大)

  (2)各环节名称:蒸发、降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

  ①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流动(与半方向一致),南半逆时方向流动(与南半方向一致)。

  ②中高纬度(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西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

  ①对气候影响

  暖流起到增、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起到降、减湿作用(澳大亚西岸的维多沙漠、秘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亚寒流和秘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影响

  渔场的分: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寒流的交汇;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湾暖流的交汇;

  北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的硅,使浮游生物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影响

  有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影响

  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ng>  第三ng>

  1、【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

  包括气候文、地貌、生物土壤要素

  (1)气候变化使地球上的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地理环境作用,归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圈,影响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地理环境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

  举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远,海洋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气候——河流发育,多为内流——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化和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规律

  (1)从赤道两极的地域分(纬度地带性):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是以热量基础的。

  如:赤道附近是热带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向内陆的地域分(经度地带性):

  受陆分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大陆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这种分是以水分基础的。

  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纬度地区)从沿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

  (3)地的垂直地域分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麓到山顶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

  举赤道附近的高山,从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似于从赤道两极水平自然带。

ng>  第四ng>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

  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

  ①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

  ②山区聚落沿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

  如:我国的汾、渭谷地城市的分世界上的大城市数位于平原上。

  平原地区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交通联系建筑投资

  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发展

  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在亚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交通线路影响

  公路线避开不地形地形平坦地区交通线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小),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方面

  高纬度地区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增加;

  对农业生产不有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若降水不变,增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下降。

  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生活物质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资源

  自然资源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物质基础

  举:能源用对生产力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

  18世纪煤炭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发展

  5、【见的自然灾害

  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流。

  了解它们发生原因危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话语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