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年9月,也就是马上就要到来的秋季新学期,全国各小学将全面启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具体有什么变化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表示,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
一上原来共41课,包括汉语拼音13课,识字8课,另有课文20篇;
新教材共32课,其中汉语拼音减少为8课,识字则增加到10课,另有课文14篇。
初中课文减少,30篇减少为24篇,但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
在选文上,“统编本”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更加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当然还有适当兼顾时代性。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六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5篇,约占所有选篇的52.5%,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
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九篇。
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诗词诵读。
主要考虑到综合性学习是新的课型,十多年前没有的,这种课型有利于培养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以及口语交际结合起来。
但以前的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综合性学习,实施中有些困难,很多学校的综合性学习基本流于形式。
“统编本”语文教材就在减少综合性学习的课时的同时,把这一课型做得更实在,每次的主题也更加集中,以提升这一课型的教学效果。
再说说单元的设置,“统编本”语文教材这方面也有些新的想法。大家会发现新教材的小学低年级段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和课文三个板块。
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
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第一,是教师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对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亦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道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部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第五,初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两块“补白”,努力练习课文和教学实际,用比较浅易和生动的语言来介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
中小学语文的知识教学不要过分追求体系化,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去反复操练,但也要有教学的知识体系,要有训练,有干货。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精读作为重点,多讲一点,略读就少讲一点,差别就是时间的多少。
而略读课呢,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阅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
“统编本”语文教材,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
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
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抠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
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有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
统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问题,重视阅读速度的教学。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
初中则加强了“名著导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导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
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导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
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这些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去反复诵读,不一定要和课文那样逐篇讲解。
导读时除了简明地介绍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还格外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艺术风格,学习有关古典文学鉴赏的某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
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
2.“语文”这两字,原来是他写的!2020年语文为王的时代!
3.江苏小学教材有变化,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每年不少于1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