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爱模仿等特点,在他们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同时,他们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强,为要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良好的课堂纪律与课堂管理尤为重要。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做教师禁止的事情。例如:做小动作,跟同学说话;在播放课件或跟读课文时,老师要求要用手指指着看书,学生却不听不指不看;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东西等。
2.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师规定的活动,如:练习题完不成;教授完新课后,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五分钟,表演对话,有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认真准备,以致不能顺利完成表演内容。
1.提问干预的方法,可以达到制止事件发展和警告当事人的双重效果。两个学生在课堂上看小画书。教者见此情景,提出一个问题让其中一个回答。这样,两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了。
2.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果能够科学的诱导,便可以使这些偶发事件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上课时班上的一个学生大声讲话,故意引起老师注意,影响课堂的进行,这时老师可以请全班一起对那个同学说:“***Be quiet,please.”这样可以提醒那个孩子,调节气氛,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3.当课堂上出现了一时混乱的情况,比较费时间解决的时候,为了保证可贵的教学时间不被浪费,有些理由在课堂上容不得你去细讲的,首要的是通过警告的方式来制止事情的发展势头。如正在上课的时候,突然从教室的某个角落爆发出一阵笑声,一看才知道有个学生的后背不知被谁贴了一张画满画的纸。这个时候不必直接追查肇事者,应该尽快让这位学生把纸拿掉,边警告:“这种恶作剧发生在课堂上是很不恰当的,以后我们不应该再看到这样的的事件。”这样能在短时间内平息这个突发事件,保证课堂顺利进行,课后可以再进一步调查,解决问题。也许,由于在课上没有穷追恶批,搞恶作剧的同学会在课下主动承认错误。
4.老师科学,有效的控制教学节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英语课上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与教师的教学节奏太慢,也有一定的关系。跟据研究显示,人的思维速度比说话要快三、四倍。因此教学应节奏紧凑、快慢有度,灵活地处理各个教学环节,切忌在课堂上处处平均用力。在引入新课时,学生的精神状态较好,对新知识充满好奇,这时课程的设计应精彩而短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理解、新授阶段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安排多一点时间,多一步引导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余地消化每个教学信息点,沉醉于学习思考中。在操练阶段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地进入语言巩固与运用阶段,使学生体验能够灵活运用新知识的成就感。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纪律问题的出现,有时候也与教师的讲解不够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对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等原因有关。因此,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也不该一味地指责学生,反之,正面的去分析,找原因,想办法解决才是正确的方法。
5.上课过程中,老师尽量不要只站在讲台上,应该在教室四处走动一下,让喜欢做小动作的学生有所畏惧和收敛。
6.利用教室环境的布置,和教师得当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7.建立监督制,特别是鼓励纪律较差的学生来担任监督者,并提醒他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要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树立榜样,对于纪律差的同学可以提醒他,但不要当着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8.在课堂上如果仅仅只有几个学生参与一个教学活动,其余的学生只能做“观众”,那么这些“观众”就很可能会不经意地做出违反纪律的行为来。在练习的环节,需要精心的设计过程,有几种小方法可以参考:首先,发动观众来当小评委,给表演对话的同学找问题,或提醒他们漏掉的句子;另外,当进行对话练习时,可以采取小组互问互答的方式,或者同位两个人彼此互问互答,老师从中引导学习,这样就避免了老师在一对一地问学生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纪律问题。
10.利用好学校制定的行为常规,通过课前背诵等方式,随时提醒,帮助孩子们建立并养成好的行为规范。
总之,要让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我们所面对的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爱说爱笑、爱动爱玩,要他们端端正正地坐一节课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信心高涨,每一时刻都最大限度的参与其中,不让他们的思维停顿下来。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何结合班级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并按照孩子的个性去处理问题和控制纪律,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目前,学生的个性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个性张扬,自以为是,听不进劝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如今课堂的纪律: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 怎样才能使我们小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教师只有建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念,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组织调控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张小贴画、一块小橡皮、一个小本子,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最近,我在尝试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使之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 小学生对所在小组和班级有一定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特别是课任教师所任班级较多,进行小组竞赛或是班级竞赛,对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是比较有效的。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所谓“杀鸡吓猴”,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惩罚的方式有:一是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课堂上活动较多,都深受学生喜欢,一旦中止违纪学生参加活动,而眼看着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的快乐,他们将会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因而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等。但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
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可“心眼”还挺大,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花大力气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情绪稳定,安全感强,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学艺术性和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既要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前提,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不能为了纪律好,而脱离教材的内容去讲一些笑话之类的东西。课堂常规也是一处课堂情境结构,因为必要的课堂常规可以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听讲的学习活动上。教师还应该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靠老师合理的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采用快乐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总之,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课堂纪律调控自如,让学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意识。那么,纪律的外延和内涵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