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每个人都会想要成为一名学霸,那么,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学霸,首先就是要了解学霸是怎样学习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霸是怎样学习的。
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每天可供利用的时间并不多,其中最长的一段时间大约就是每天晚饭后至睡觉前的三个多小时时间。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是高三复习成败的关键。学霸的通常做法是在一个晚上专攻一门到两门,抓住重点,集中精力,以争取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自己定的计划一定要按时完成,另外也要充分的估计到自己的实际,不要订立超过自己能力的目标,这样不但完成不了任务,而且容易使人灰心,以至产生消极的情绪。
虽然很多人都做不到提前预习,但是事情正是因为难能才可贵。提前预习是为了上课时更轻松,更有目的,使学习效率更高。预习的时候,自己掌握的知识可以不看,关键是对那些不懂的问题要通过课堂来解决。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尖子生在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用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记笔记的目的就是给思考和掌握知识留下线索,如果只看重记,而忽略掌握的话,还不如不记。在记笔记的时候,也要检重点记。会记笔记的人,很可能是学习非常好的学生,因为他知道什么是重点。
一定要好好利用互联网、iTunes和其他多种移动便携设备,没事儿别总捧个手机看小说,把那些“死时间”也都利用起来:坐火车、或者慢跑时都可以听课。其实随时都可以是学习时间。记住,你要与学习材料耳鬓厮磨来学习,而不是痛苦地一点一点去啃材料。这个过程更像是一朵云的形成,是水汽的一点点累计;而不像砌一面墙那样,把砖堆上去就好。网络课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学习时间由你定。有的人适合早起,一清早最有效率;可有的人就是天生的夜猫子,早晨的学习效率无论如何都高不起来。现在都不用担心了,你完全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时间点来调节、来学习。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你的大脑会通过固有模式来接受新的知识点。有的时候,不管花多长时间对着一个科目,你就是记不住它。如果卡在这种时候,就略过它。跟着从其他的信息来源:比如不同的书籍、播客、线上课程或视频来重新学习同一个知识点。试着把自己变成一个“放养”的学习者——在知识的草原上四处周游;而不是“圈养”的学习者——只站在一个点上学习,反复咀嚼一个知识点。看地越广、就能学的轻松。就像是“有钱的更有钱”的道理那样,你知道的越多、就能学的越多。
心态最重要。心态不正确,且学习差的同学,在差生中占相当比例。学生本来就以学习为天职,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必须或者必要,任何一种逃避学习的心态,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并最终会导致各种对自己不利的结果。因此要想搞好学习就一定要端正心态,别想偷懒走捷径。有人曾经说过,勤奋是最好的捷径,如果能理解这句话的话,就能树立良好的心态。
思考问题很重要,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思考是人们掌握以往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掌握规律的必然途径。在学习上,不但思考问题,还要学会举一反三,逐类旁统,要学会思考性学习。做练习题是对知识点的回顾和深入。凡做题时,要注意思考,注意和知识点联系起来。做题不是目的,因此也不要搞题海战术,做题在少而精。所谓的精就是做一道题,掌握这一类提到解决方法。制作集错本,专门将自己的错题集中起来,并分析出原因以警示自己,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
当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别指望能一下就全部理解、更别说记住所有知识点了。要相信,随着你了解越来越多的新知识、你的头脑也会变得清晰起来。这就像是拼图、或者填字游戏那样:当你把图形一个一个拼起来、或是把单词一一填进去,整个大局就会清楚。大脑其实随时都在学习,不过它也有自己的节奏。学习的过程是不会按照一个课程、或是老师给你规定的进行的。有的东西比其他好学,有的东西就是需要花更多时间。坚持下去,你慢慢就会发现那些一开始看上去很难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变得简单了。
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学习,就有了一个学习伙伴,更何况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他就是你的老师,你自然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你是他的老师,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你同样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当然,合作学习并不是几个人的简单相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有5个要素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这些要素是:(1)积极互赖,指的是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3)个人责任,指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4)社交技能。(5)小组自加工,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温情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在学习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面对四五十人,甚至七八十人,教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人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解答。
课堂上讲的内容,有很多时候又是环环相扣的,前面的没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导致下面的更加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听课失败,如果课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救(如:马上追着问老师),逐渐就会沦为“差生”的行列。
不要怕回答错误,不要怕出丑,不要计较别人的善意笑声。只要你不是故意捣乱,没有人会责怪你。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哪里不懂?下面该着重讲解哪一部分?是否该“再讲一遍”?这时,老师会进行提问、设问,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或集体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要积极的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出来,让老师听到,尽可能使老师下一步的讲解是针对你的理解而进行的。
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会了,但是再做类似的题目的时候,还是不很顺手。这说明你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
这时,你可以不去找老师,因为经过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出答案,有时只是差那么一点点;但是,我建议你去找老师,把你的理解详细的说出来,老师一听,就会发现你知识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不当之处。
老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使你的能力发生质的飞跃。事实上,这才是教师职业价值的最大体现。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真正”两个字呢?因为我们的“差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有时也去问老师,也耐心地听老师讲,也听懂了。
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卡壳了”,重蹈了“一错再错”的覆辙。